隨著 Chuck Berry 對“Johnny B. Goode”的介紹和 Nirvana 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的開場和弦,Monty Norman 的“James Bond Theme”被列為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吉他樂句之一。這是這部擁有 60 年曆史的電影系列歷史上許多令人難忘的音樂時刻之一,該系列電影描繪了溫文爾雅的英國特工的冒險經歷。新的 Prime Video 紀錄片《007 之聲》探索了電影的歷史及其標誌性配樂。

1953 年,詹姆斯·邦德在前英國海軍情報官員伊恩·弗萊明 (Ian Fleming) 執筆的間諜小說《皇家賭場》中首次亮相,1962 年,詹姆斯·邦德 (James Bond) 憑藉《諾號博士》搬上了大銀幕。這是與特工合作的 27 部電影中的第一部007 由七位不同的演員扮演,最近的一位是丹尼爾克雷格。從一開始,音樂就在電影中扮演著核心角色,包括電影中一些最著名的音樂主題的配樂,以及經常憑藉自身實力成為熱門歌曲的各種主題曲。從 Paul McCartney 1973 年的“Live and Live and Let Die”到 2021 年 Billie Eilish 的“No Time To Die”,流行巨星都被招募來創作和演唱主打歌,為每一部新劇增添了熱度。

儘管諾曼獲得了“詹姆斯·邦德主題曲”的創作功勞,但吉他部分由英語大師維克·弗里克演奏,英國作曲家兼指揮家約翰·巴里負責 007 的大部分聲音。戲劇性的喇叭聲,古典、爵士和搖滾的混合,以及 DJ 和製作人 LTJ Bukem 所說的“憂鬱反射面”,所有這些都來自直言不諱的約克郡人的樂譜。杜蘭·杜蘭 (Duran Duran) 的約翰·泰勒 (John Taylor) 以坦率和頑固的職業道德而聞名,他說:“他是個混蛋,但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鄭重聲明,他似乎也對杜蘭杜蘭印像不深。

大約在披頭士樂隊開始衝擊流行排行榜的同時,詹姆斯邦德抵達電影院。儘管這些電影是美國製作的,但邦德這個角色體現了 1960 年代的新英倫風。就像英國入侵樂隊一樣,他機智敏捷,穿著得體。甚至有點危險。儘管 007 的部分作品仍然根植於過去,但音樂使該系列得以保持流行,無論是 70 年代配樂的搖滾和迪斯科口音,還是大衛阿諾德最近配樂的電子舞曲影響。

邦德的電影主題曲承載著沉重的負擔。正如英國電影評論家傑森·所羅門 (Jason Solomons) 總結的那樣,“有性、有死亡、有責任、有犧牲、有親吻、有謀殺,而這一切都必須出現在一首 3.5 分鐘的流行歌曲中,唱出電影。”與此同時,歌詞作者唐·布萊克(Don Black)表示,他在老年時看起來像奧斯汀·鮑爾斯(Austin Powers),並與人合寫了幾部邦德主題曲,他說寫這些曲子沒有規則可循。有些基於標題,有些基於情節,有些則基於情緒。值得慶幸的是,從來沒有人寫過一首名為 Octopussy 的歌曲。

1973年,為了尋求新的開始,邦德的製片人找來了羅傑·摩爾的新007,並請保羅·麥卡特尼為新的篇章創作主題曲。然而,他們實際上並不想讓他唱這首歌,製片人喬治馬丁後來不得不告訴電影製片人哈里薩爾茨曼,“如果他不帶保羅,他就不會得到這首歌。”這是我們在紀錄片過程中了解到的眾多引人入勝的幕後花絮之一。同樣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為從未使用過的特許經營創作歌曲的音樂家名單,包括 Alice Cooper、Blondie 和 Radiohead。最悲慘的是,艾米懷恩豪斯原本打算參與量子危機的配樂,但由於她持續的健康問題而無法參與。

鑑於邦德系列的商業預期和粉絲群,並非每一個音樂動作都受到好評。取代懷恩豪斯,傑克懷特和艾麗西亞凱斯的“另一種死法”是邦德電影大砲中唯一的二重奏,但被認為與過去的主題曲背道而馳。正如懷特諷刺地說的那樣,“作為唯一的二重唱,最好的事情是在英國嚴格用於酒吧測驗。這是它的第一大吸引力。”

雖然《007 之聲》充滿了有趣的事實和令人信服的見解,但它最終並不是一種完美的觀看體驗。分為與邦德電影一樣多的片段,最終感覺就像您正在觀看一個三分鐘的 YouTube 視頻播放列表,使其 1 小時 20 分鐘的運行時間感覺是原來的兩倍。它播放起來更像是一部熱門影片,而不是一部故事片,但肯定會吸引該系列的影迷,並讓其他人想重溫這些電影及其標誌性的配樂。

Benjamin H. Smith 是紐約的作家、製作人和音樂家。在 Twitter 上關注他:@BHSmithNYC。